開欄語:新年伊始,全縣召開加強能力作風建設工作推進會會議,向全縣上下發出開局強作風、提能抓發展的強烈信號,彰顯了刀刃向內、自我革命的堅決態度,樹立了勇爭一流、走在前列的鮮明導向,激勵全縣廣大黨員干部找差距、提能力、轉作風、樹導向,大力營造“能力提高、作風轉變、事業發展”的濃厚氛圍。近期,竹溪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開設《“一把手”能力作風建設訪談》新聞專欄,全面反映領導干部在對標對表找差距、立足本職提能力、針對問題轉作風等方面的深刻認識、有力措施,積聚推動能力作風建設正能量,努力為建設全省山區“鄉村振興先行區、綠色發展示范縣”提供堅強的能力支撐和作風保障。
重規范、提能力、求創新強力推進作風能力建設
——專訪竹溪縣人社局黨組書記、局長 馬禮建
能力和作風是檢驗和評價一個單位、一個干部的兩個基本標準。人社局作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門,強化能力作風建設義不容辭、刻不容緩。
圍繞縣委的統一部署,著眼于能力作風建設與履職盡責有機結合,我們嘗試在規范、提能、創新三個方面作出努力。
第一,抓規范。抓作風必須抓規范,不規范無以談作風。
一是要以黨組規范引領,以上率下抓規范。從黨組的學習、議事、決策規范抓起,推進局屬各單位、內部各股室的全面規范;從局長、班子成員工作的規范化,帶動全局干部職工各項工作的規范化。
二是以自身規范為主,加強雙向規范。從人社部門自身業務和服務的規范先行,逐步協調推動我們服務的群眾、服務的機關單位辦理人社相關業務的規范化,雙向監督、共同規范,從而實現群眾到人社部門辦事更快、機關到人社部門辦事更爽。
三是以制度建設為先,精細流程抓規范。加快優化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體系,突出做好所有業務精細化流程的建立,制度管人,流程管事,人事結合,把作風建設落到實處。
第二,抓提能。能力是基礎,能力不足是硬傷。
一是心性黨性雙修,充盈內驅力。一方面,引導全體干部持之以恒加強心性修練,從而做到看開、知足、樂觀,達到非吾之所有,非一毫而莫取的境界;更重要的一方面是,一絲不茍加強黨性教育、黨性修練,提高政治判斷力、政治領悟力、政治執行力,從而始終保持知不足而后進、望山遠而力行的進取狀態,為主動提升能力做好工作提供強大精神力量。
二是聚集人社業務,提高執行力。人社部門的業務都是政策性業務,我們的業務能力就是政策執行能力,就是群眾的滿意度。我們將全面梳理所有業務線,整理各項業務知識及配套的政策依據,匯編成冊,并且,在能力作風建設過程中,開展“人人上臺講政策、個個參與比業務”活動,全面提高干部政策理解的準確性、政策執行的公正性、政策落實的快捷性。
第三,抓創新。能力作風體現在新成效,新成效要有新辦法。
我們將堅持著眼于實、著眼于小、著眼于長狠抓創新,就是說,著眼于把工作抓的實而又實、著眼于從細小之處改進、著眼于今后一個較長時期取得長效,守正中謀創新、求實中出亮點,把能力作風建設的努力體現到良好的工作實效上。
比如,我們正在從改進竹溪廚嫂培訓方式、提高培訓效果、制定能力水平標準、加強就業信息溝通、助力竹溪特色餐飲走出去等方面加緊謀劃,力圖從純樸本質、專業素質、餐飲特質等方面,以工作品牌與市場品牌雙向創建的思路,打造一個品牌,促進一方就業,助力一個產業,圓滿完成把竹溪廚嫂打造成國家級勞務品牌這項工作任務。
最后,歡迎社會各界對人社部門的能力作風建設多提意見、加強監督。
1、凡本網注明"來源:竹溪新聞網"、"來源:竹溪論壇"或"來源:今日竹溪"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竹溪縣融媒體中心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來源,違反上述聲明者,竹溪縣委機關雜志社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竹溪新聞網注明"來源:XXX(非竹溪新聞網)"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,可與本網聯系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電話:0719-2729868 0719-2722699